close

我將在今年五月離開屆時待了四年半的台北,作為一個中文人,總希望自己的文字被看見,四年半的編輯生涯,看了很多書稿,為他人寫了很多文字,文字是被看見了,卻很少是為自己寫的,寫自己也感動的文章,內心深處那個「旅遊作家」的想望促使我決定再次離開舒適圈,漂泊到另一個城市。

成為台北人

出生地是彰化,從小在台中長大,骨子裡有彰化人腳踏實地的基因,卻也有台中人勇於挑戰、創新的靈魂,我帶著大學四年埔里賦予中文人的清新氣質,來到台北。記得有一年回台中過年,爸爸說我像台北人,當時我氣得一天不跟他說話,內心不斷辯駁說哪裡有哪裡像?但冷靜下來一想,糟糕,台北人在我心中難道是負面的詞彙嗎?其實不然,我到台北的第一年就認知到,台北人看起來冷漠其來有自,作為繁華首都,路上不乏騙取他人同情的人,一旦被「愛心」之名迷惑,就容易被詐騙,遇到這些倒好解決,心冷一點,不正面看他,就可以避災;最令人反感的是直銷或奇特的宗教團體,假意熱情搭訕,讓你身在異鄉感受都市溫暖,實則利用外地遊子的孤獨,想拉你成下線,若不冷若冰霜實在難以避掉這些麻煩事。慢慢地我接受自己帶有台北人氣質,做事冷靜有條理,看人精準,但靈魂裡的其他人特質依然存在,畢竟那些都是完整現在的我的元素,不論血緣地緣是哪裡人,我都深深慶幸他們成為我的一部分。

雨國的閒情

在台北最不能忍受的大概是天氣吧?對於大半青春待在台中的我來說,冬季一連一週下雨實在令人發愁,不是討厭雨天,而是那些洗好的衣服不乾,而房間和衣櫃若沒有除濕機,到底可能成為香菇培養棚。台北的與和台中的雨很不一樣,一下就沒有止歇,綿綿的細細的直直飄落,不像台中午後雷陣雨「嘩!」地一聲下得乾脆,雨過天晴。在台北雨季時,十分想念台中的太陽,不慍不火,曬棉被約莫一個上午就有滿滿的陽光味,不是洗衣精調味劑能取代的,好在租屋處在頂樓,有晒衣場,週末期待有普照日光,沒有約會,打掃曬棉被,喝咖啡,趁中午吃午餐時逛個書店和量販店,漫無目的地度過一天是我台北生活裡最深的愛戀;要是碰上雨季,作息就會調整成,週五在便利商店買好糧食,週六在房裡待上一整天,追戲劇,看小說、雜誌,規劃小旅行,佐手沖咖啡。曾經有個朋友對我說,你的生活好讓人羨慕,我滿臉問號,我不過是在虛度光陰啊!但在台北住得越久越能感受這樣的生活有多閒適。

台北日常

每次回台中,媽媽老愛問我下班、週末在做些什麼,我都一時答不上來,因為沒有特別安排的日子,就是一般的生活,還沒來台北之前或甚至是剛來台北的第一年,心境上都還處在城市旅遊,總會趁週末玩遍台北,凡舉貓空、淡水、陽明山、101、國美館、兒童新樂園、象山、東門芒果冰、誠品24小時營業的敦南店、華山等外國人的旅遊TOP100,那些該吃該玩一樣都沒錯過,這些景點固然新鮮有趣,但不能成為台北日常,真正成為台北人是我在住的第二年,觀光客式的生活不再吸引我,取而代之的是「城市生活感」,原本從公司到住處的公車車程需15分鐘,徒步不過也才多5分鐘,反正家裡也沒有看時鐘等人的牽絆,我時常閒晃繞路回住處,就這樣街區的樣貌慢慢地被我走出來了;在台北的第三年換了公司,離住處要搭上30分鐘的公車,大大擴展我的台北徒步區,只要有時間,我就會在晚飯後走路回去,有時候帶的東西多,也能選擇騎Ubike。城市探索的日常,讓我貼近台北,有了幾家熟悉的館子,麵包和甜點有哪家合胃口,哪家咖啡廳有插座可以久坐,哪裡有十元商店、五金行,台北街景地圖就這樣一片一片地在腦海裡拚湊出來。

用眼淚封存城市記憶

我就要離開台北了,可以說我膩了這樣的生活,但更精準來說是我想在有限的生命裡體驗更多城市日常,非常謝謝台北帶給我的歡笑,因為台北連絡上的老同學,還有因為台北認識的新朋友,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城市戀情,但是那些我曾戀上的台北情人,每次一起吃飯出遊的異鄉日子都成為我青春裡的一首詩,在我獨自走過我們熟悉街道的晚上,淚水伴著我回到住處,我真正下定決心道別那個戀愛的少女和這座城市,未來的某天,如果想起台北,那將會是令人微笑的城市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黑貓事務所 的頭像
    黑貓事務所

    黑貓事務所

    黑貓事務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